本文目錄一覽
- 1,喝白酒有什么注意事項嗎
- 2,白酒服務禮儀中我們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 3,自家釀酒需要注意些什么
- 4,倒酒 敬酒有哪些禮儀酒桌上有什么要注意的
- 5,酒桌上有什么注意事項
- 6,酒桌上有哪些細節(jié)需要注意
- 7,品酒要注意什么
1,喝白酒有什么注意事項嗎
不可強求,適可而止.喝酒時吃點饅頭等淀粉類東西,喝點果汁牛奶,甚至是黃瓜,就是這些很容易找到的東西就會給你帶來很好的預防效果.
2,白酒服務禮儀中我們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喝酒都是有規(guī)則的,中國的白酒穩(wěn)固陳登星的,還有就是一定要注意的。
你好!先敬主賓其次一一敬上。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3,自家釀酒需要注意些什么
注意糧食不能是發(fā)霉,沒有被老鼠,蟲蛀等問題。 注意發(fā)酵用缸或盆不能有油污漬,不能用裝過泡菜的缸或者其他器皿來發(fā)酵,以免酸缸,壞醅。發(fā)酵期間注意保持恒溫,主要控制溫度在20度--30度左右。注意發(fā)酵期間的衛(wèi)生,不能讓老鼠,蟑螂,蚊子進入酒醅。拓展:1、利用微生物發(fā)酵生產(chǎn)含一定濃度酒精飲料的過程。釀酒原料與釀酒容器,是谷物釀酒的兩個先決條件。據(jù)考古出土距今五千多年的釀酒器具表明: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夏禹時代存在釀酒這一行業(yè),而釀酒之起源還在此之前。遠古時人們可能先接觸到某些天然發(fā)酵的酒,然后加以仿制。國內學者普遍認為,龍山文化時期釀酒是較為發(fā)達的行業(yè)。釀酒原料不同,所用微生物及釀造過程也不一樣。酒曲釀酒是中國釀酒的精華所在。《齊民要術》記載的制曲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后世也有少量的改進。2、在古代,往往將釀酒的起源歸于杜康的發(fā)明,把他說成是釀酒的祖宗,由于影響非常大,以致成了正統(tǒng)的觀點。對于這些觀點,宋代《酒譜》曾提出過質疑,認為"皆不足以考據(jù),而多其贅說也"。這雖然不足于考據(jù),但作為一種文化認同現(xiàn)象,不妨羅列于下。主要有以下幾種傳說。
4,倒酒 敬酒有哪些禮儀酒桌上有什么要注意的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禮儀!就我們這邊的來說跟領導喝酒→1,要分清領導之間的主次,主要領導要頻繁敬酒,次要領導多敬酒,同事之間敬兩個就行,關系疏的可以多敬兩個!敬酒順序肯定是領導先,之后按座位順序敬同事,千萬別中途忽略某人!2,敬領導酒的時候要站起來,碰杯的時候杯子一定要比領導的低,等領導喝完你才能喝完,領導坐下你才能坐下!同事之間也可以如此!3,白酒一般等喝完才倒第二杯,最好不要中途加酒。倒的時候雙手,以2/3或1/3為宜,注意千萬別倒灑了!(其實好多,一時也沒法完全講,主要得多觀察,多學習)
不同的場合 不同的方法
酒桌上給別人倒酒的哪些講究?如果朋友在一起喝酒,就無所謂了?! ∪绻潜容^正規(guī)或嚴肅的場合,還是有講究的,先看給別人倒酒的基本禮儀: 1、倒酒是有講究的,一般在一桌吃飯的被給長輩倒酒,其在你左邊用右手倒酒,反之則用左手;朋友在起則按從左到右的順序倒酒,左邊的用右手,右邊的用左手倒酒,這是非常重要的! 2、酒不可倒的太滿,基本上七——八分杯為宜,便于端起不致灑散酒! 3、最不不拿對方杯子,這僅出于衛(wèi)生考慮;如上長輩也可拿起對方杯子倒酒,要輕拿輕放?! 〗o別人倒酒的一些細節(jié): 給別人倒酒時,出于禮貌應該是走到他身邊去倒,而不是在你的對面拿著他的杯子去倒。 倒酒時,杯子可以端起來,也可以不端起來,按禮儀上說為了不撒酒,不端杯子,但倒酒時候必須事先征求客人的意見,一般紅酒是杯子的3分之1,并且倒完后酒標朝客人,白酒一般到7、8層兒即可。 注意倒酒時要讓酒標朝向客人,為了避免倒完酒時酒瓶口的酒滴到別處,在酒瓶口抬起來時,要把酒瓶旋轉一個角度,讓瓶口上的酒滴沿瓶口自然流淌?! 〗o長輩或者晚輩倒酒都需要站起來到身邊去倒,白酒倒?jié)M,但是不要滿出,敬酒時假如你是晚輩酒杯要在長輩的酒杯5/1處碰杯,你是長輩你的酒杯就要高過晚輩。酒滿敬人,茶滿欺人(在中國) 。 如果是賓館服務員倒白酒,有兩種,一種是在工作臺上把酒倒好,再用大盤托著一杯一杯的放到客人面前,另一種是將空酒杯先放到客人面前的桌上,用酒壺將酒倒上?! 》諉T倒酒,可取直立姿勢,左手自然下垂或背到后邊,右手持酒瓶后部,從客人的側面,將酒瓶口伸向客人的酒杯,將酒倒到合適的滿度或按客人的要求倒到合適的位置,將酒瓶旋轉一個角度,退回酒瓶,即可。
可以請教當?shù)厝税?/div>
5,酒桌上有什么注意事項
酒倒八份滿 ,茶倒七份滿。斟酒時先為上桌的貴賓斟,瓶底不要朝著客人,敬酒時右手舉杯,左手托杯底。餐桌上有許多應注意的禮儀,而這些禮儀常被忽視。
(一) 就座和離席
1、 應等長者坐定后,方可入坐。
2、 席上如有女士,應等女士座定后,方可入座。如女士座位在隔鄰,應招 呼女士。
3、 用餐后,須等男、女主人離席后,其他賓客方可離席。
4、 坐姿要端正,與餐桌的距離保持得宜。
5、 在飯店用餐,應由服務生領臺入座。
6、 離席時,應幫助隔座長者或女上拖拉座椅。
(二) 香巾的使用
1、 餐巾主要防止弄臟衣服,兼做擦嘴及手上的油漬。
2、 必須等到大家坐定后,才可使用餐巾。
3、 餐巾應攤開后,放在雙膝上端的大腿上,切勿系人腰帶,或掛在西裝領 口。
4、 切忌用餐巾擦拭餐具。
(三) 餐桌上的一般禮儀
1、 入座后姿式端正,腳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緣, 或將手放在鄰座椅背上。
2、 用餐時須溫文而雅,從容安靜,不能急躁。
3、 在餐桌上不能只顧自己,也要關心別人,尤其要招呼兩側的女賓。
4、 口內有食物,應避免說話。
5、 自用餐具不可伸入公用餐盤夾取菜肴。
6、 必須小口進食,不要大口的塞,食物末咽下,不能再塞入口。
7、 取菜舀湯,應使用公筷公匙。
8、 吃進口的東西,不能吐出來,如系滾燙的食物,可喝水或果汁沖涼。
9、 送食物入口時,兩肘應向內靠,不直向兩旁張開,碰及鄰座。
10、自己手上持刀叉,或他人在咀嚼食物時,均應避免跟人說話或敬酒。
11、好的吃相是食物就口,不可將口就食物。食物帶計,不能匆忙送入口, 否則湯汁滴在桌布上,極為不雅。
12、切忌用手指掏牙,應用牙簽,并以手或手帕遮掩。
13、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噴嚏、嘔氣。萬一不禁,應說聲“對不起”。
14、喝酒宜各隨意,敬酒以禮到為止,切忌勸酒、猜拳、吆喝。
15、如餐具墜地,可請侍者拾起。
16、遇有意外,如不慎將酒、水、湯計濺到他人衣服,表示歉意即可,不 必恐慌賠罪,反使對方難為情。
17、如欲取用擺在同桌其他客人面前之調味品,應請鄰座客人幫忙傳遞, 不可伸手橫越,長驅取物。
18、如系主人親自烹調食物,勿忘予主人贊賞。
19、如吃到不潔或異味,不可吞入,應將入口食物,輕巧的用拇指和食指 取出,放入盤中。倘發(fā)現(xiàn)尚未吃食,仍在盤中的菜肴有昆蟲和碎石,不要大驚小 怪,宜侯侍者走近,輕聲告知侍者更換。
20、食畢,餐具務必擺放整齊,不可凌亂放置。餐巾亦應折好,放在桌上。
21、主食進行中,不宜抽煙,如需抽煙,必須先征得鄰座的同意。
22、在餐廳進餐,不能搶著付帳,推拉爭付,至為不雅。倘系作客,不能 搶付帳。未征得朋友同意,亦不宜代友付帳。
23、進餐的速度,宜與男女主人同步,不宜太快,亦不宜太慢。
24、餐桌上不能談悲戚之事,否則會破壞歡愉的氣氛。
6,酒桌上有哪些細節(jié)需要注意
(一) 就座和離席 1、 應等長者坐定后,方可入坐。 2、 席上如有女士,應等女士座定后,方可入座。如女士座位在隔鄰,應招 呼女士。 3、 用餐后,須等男、女主人離席后,其他賓客方可離席。 4、 坐姿要端正,與餐桌的距離保持得宜。 5、 在飯店用餐,應由服務生領臺入座。 6、 離席時,應幫助隔座長者或女上拖拉座椅。 (二) 香巾的使用 1、 餐巾主要防止弄臟衣服,兼做擦嘴及手上的油漬。 2、 必須等到大家坐定后,才可使用餐巾。 3、 餐巾應攤開后,放在雙膝上端的大腿上,切勿系人腰帶,或掛在西裝領 口。 4、 切忌用餐巾擦拭餐具。 (三) 餐桌上的一般禮儀 1、 入座后姿式端正,腳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緣, 或將手放在鄰座椅背上。 2、 用餐時須溫文而雅,從容安靜,不能急躁。 3、 在餐桌上不能只顧自己,也要關心別人,尤其要招呼兩側的女賓。 4、 口內有食物,應避免說話。 5、 自用餐具不可伸入公用餐盤夾取菜肴。 6、 必須小口進食,不要大口的塞,食物末咽下,不能再塞入口。 7、 取菜舀湯,應使用公筷公匙。 8、 吃進口的東西,不能吐出來,如系滾燙的食物,可喝水或果汁沖涼。 9、 送食物入口時,兩肘應向內靠,不直向兩旁張開,碰及鄰座。 10、自己手上持刀叉,或他人在咀嚼食物時,均應避免跟人說話或敬酒。 11、好的吃相是食物就口,不可將口就食物。食物帶計,不能匆忙送入口, 否則湯汁滴在桌布上,極為不雅。 12、切忌用手指掏牙,應用牙簽,并以手或手帕遮掩。 13、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噴嚏、嘔氣。萬一不禁,應說聲“對不起”。 14、喝酒宜各隨意,敬酒以禮到為止,切忌勸酒、猜拳、吆喝。 15、如餐具墜地,可請侍者拾起。 16、遇有意外,如不慎將酒、水、湯計濺到他人衣服,表示歉意即可,不 必恐慌賠罪,反使對方難為情。 17、如欲取用擺在同桌其他客人面前之調味品,應請鄰座客人幫忙傳遞, 不可伸手橫越,長驅取物。 18、如系主人親自烹調食物,勿忘予主人贊賞。 19、如吃到不潔或異味,不可吞入,應將入口食物,輕巧的用拇指和食指 取出,放入盤中。倘發(fā)現(xiàn)尚未吃食,仍在盤中的菜肴有昆蟲和碎石,不要大驚小 怪,宜侯侍者走近,輕聲告知侍者更換。 20、食畢,餐具務必擺放整齊,不可凌亂放置。餐巾亦應折好,放在桌上。 21、主食進行中,不宜抽煙,如需抽煙,必須先征得鄰座的同意。 22、在餐廳進餐,不能搶著付帳,推拉爭付,至為不雅。倘系作客,不能 搶付帳。未征得朋友同意,亦不宜代友付帳。 23、進餐的速度,宜與男女主人同步,不宜太快,亦不宜太慢。 24、餐桌上不能談悲戚之事,否則會破壞歡愉的氣氛。 中國餐桌上的禮儀歸結為以下幾點: 一.入座的禮儀.先請客人入座上席.在請長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時要從椅子左邊進入.入座后不要動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響聲來.也不要起身走動.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第二,進餐時.先請客人.長著動筷子.夾菜時每次少一些.離自己遠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飯時不要出聲音.喝湯時也不要出聲響,喝湯用湯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邊喝,湯太熱時涼了以后再喝.不要一邊吹一邊喝.有的人吃飯喜歡用咀嚼食物.特別是使勁咀嚼脆食物,發(fā)出很清晰的聲音來.這種做法是不合禮儀要求的.特別是和眾人一起進餐時,就要盡量防止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 第三:進餐時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現(xiàn)其他聲音,如果出現(xiàn)打噴嚏,腸鳴等不由自主的聲響時,就要說一聲"真不好意思".;對不起;."請原涼".之內的話.以示歉意. 第四;如果要給客人或長輩布菜.最好用公筷.也可以把離客人或長輩遠的菜肴送到他們跟前,按我們中華民族的習慣.菜是一個一個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領導,老人,客人的話.每當上來一個新菜時就請他們先動筷子.或著輪流請他們先動筷子.以表示對他們的重視. 第五:吃到魚頭,魚刺,骨頭等物時,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仍.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緊靠自己餐桌邊或放在事先準備好的紙上. 第六:要適時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幾句風趣的話,以調和氣氛.不要光著頭吃飯,不管別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頓,更不要貪杯. 第七: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時,就要用餐巾或手擋住自己的嘴巴. 第八:要明確此次進餐的主要任務.要明確以談生意為主.還是以聯(lián)絡感情為主.或是以吃飯為主.如果是前著,在安排座位時就要注意.把主要談判人的座位相互靠近便于交談或疏通情感.如果是后著.只需要注意一下常識性的禮節(jié)就行了,把重點放在欣賞菜肴上, 第九:最后離席時.必須向主人表示感謝.或者就此時邀請主人以后到自己家做客,以示回謝.
7,品酒要注意什么
如同我們東方社會文化的茶藝一樣,在西方社會,品嘗葡萄酒被視為是一門藝術,也是一個專業(yè)領域,是有優(yōu)雅氣質及尊重傳統(tǒng)文化的表現(xiàn)。在品酒中應該注意避免其他異味,例如香水味,煙味,使用干凈無異味的器皿和光滑無色透明的高腳杯,然后將室溫控制在合適的溫度,最后再準備一個愉快的品酒心情去體驗美妙的葡萄酒,這是很重要的,因為情緒會影響您的判斷。 一、 品酒的時間 約于用餐前,早上11時為或傍晚6時都比較符合。 二、 光源 以自然陽光(光源)為最佳。 避免熒光性光源,這種光線會使紅色像棕色或紫色。燭光可強化葡萄酒外觀,在正式品酒場合里,用以觀察葡萄酒的真正純凈度;并多數(shù)使用在酒窖內觀察從酒桶里抽出的淺齡葡萄酒;或者在過酒、換瓶時使用。 三、 背景物 白色的背景物,用以襯托葡萄酒,觀察其色澤。如:白色桌面或白紙等。 四、溫度(室溫、酒溫) 1、室溫 理想的品酒室溫為18-20℃,濕度約60%,場內通風良好,不可吸煙,不能有異常氣味(如香水味)。 2、酒溫(酒杯的溫度也應該與葡萄酒的溫度相同) 飲用葡萄酒時,溫度對酒香及人的味覺影響非常大。酒溫太低,酒的芳香會被鎖住無法釋放,酒溫過高側會使酒精味太重,也有可能產(chǎn)生一些其他氣味。適當?shù)卣{整酒溫可以發(fā)揮葡萄酒的特性(可修正葡萄酒本身的不足或缺陷)。 葡萄酒類型 溫度(℃) 醇厚紅葡萄酒 15—20 清淡紅葡萄酒 12—14 干白葡萄酒、干性桃紅葡萄酒 7—10 甜白葡萄酒 4—6 香檳、起泡葡萄酒 6—8 五、酒杯。 應根據(jù)要品評的葡萄酒準備所需的酒杯,并應準備水杯及裝載吐出酒液的器皿。 1、 酒杯應當是清潔無色透明、無異味的,以便觀察葡萄酒的顏色。 2、 品嘗葡萄酒的酒杯:形狀應當是郁金香型。杯的內部有較大面積,當搖動酒杯使酒液與空氣接觸時,葡萄酒液里的芳香物質揮發(fā)得更迅速;杯子內部到杯口有足夠的空間讓酒液的氣味發(fā)展;杯口小于杯身,以便凝聚酒香;杯子帶有高腳,捏住杯腳,避免手碰到杯身,讓手的溫度影響葡萄酒的最佳飲用溫度。 3、 品嘗香檳及氣泡葡萄酒的酒杯:形狀纖長的(笛形)直身杯或敞口杯,其杯身可令酒中金黃色的氣泡上升過程更長,不會輕易散掉,讓人欣賞從杯體下部升騰至杯頂?shù)臍馀菥€條。 4、 品嘗干邑及白蘭地的酒杯:白蘭地杯的杯身底部面積較大,便于持杯時用手心托住杯身,借助人的體溫來加速酒的揮發(fā),以獲得更豐富的香氣。 5、 另外還有適用于品嘗其他葡萄酒的酒杯。 葡萄酒類型 適用的酒杯 1、白葡萄酒 小號郁金香型高腳杯(標準酒杯) 2、紅葡萄酒 郁金香型高腳杯(波爾多酒杯與勃艮第酒杯) 3、香檳 (氣泡葡萄酒) 香檳酒杯(杯身纖長的直身杯或敞口杯) 4、干邑及白蘭地 白蘭地杯(郁金香球型矮腳杯) 六、品酒的次序 品酒次序:先淡后醇,先新后陳,先白后紅,先干后甜,先年份輕后老。 年份較差的葡萄酒,即使陳年時間較長,也應該安排在前面。 七、開瓶的時間和步驟 1、開瓶的時間 為了讓葡萄酒在飲用時更能釋放出其芳香,喝起來更柔順,應預先開瓶讓葡萄酒呼吸透氣,稍微氧化。 葡萄酒類型 預先開瓶時間 清淡紅葡萄酒、白葡萄酒、桃紅葡萄酒 半小時 甜白葡萄酒或貴腐葡萄酒 1小時 一般的紅葡萄酒 1-2小時 未到成熟期、單寧重的紅葡萄酒 2小時 成熟期的紅葡萄酒 半小時 2、開瓶的步驟 A. 靜態(tài)葡萄酒的開瓶方法(切勿一邊轉動瓶身一邊開酒) 1)瓶口向上,緊握酒瓶,用小刀沿著瓶頸突起的上沿(離瓶頂1/4寸)或瓶頸突起的下沿(離瓶頂1.5公分)處切入金屬箔,旋轉兩次,每次180°。 (建議采取在離瓶頂1.5公分處割開金屬箔的做法,這樣可以防止酒液倒出后產(chǎn)生的倒流,比較符合衛(wèi)生。) 2)將開瓶器的尖端抵住瓶塞的中心點插入,以拇指引導方向,順時針輕輕轉動開瓶器, 使開瓶器完全深入瓶塞。拔出軟木塞時,應保持向正上方緩緩拔出,以避免瓶塞斷裂。若是比較長的瓶塞,則應先拔出部分軟木塞,再繼續(xù)深入旋轉開瓶器,然后再緩緩拔出整個瓶塞。 3)拔出瓶塞后,用清潔的口布小心把瓶口擦拭干凈。 4)取出的瓶塞要保留,以便讓客人嗅味,鑒別酒質和陳年時間,并可查看瓶塞上可能注明的生產(chǎn)年份、酒名等資料。 5)從酒桶中取出酒時要擦干瓶身再斟酒。 6)倒酒時從酒杯的中心倒入,倒?jié)M酒杯的1/4—1/3即可。 B. 香檳與起泡葡萄酒的開瓶方法 1)將瓶口的錫箔平整撕下。 2)左手握住瓶頸,用大拇指緊壓瓶塞,右手小心拉出鐵絲環(huán),方向朝上傾斜成70度角,注意瓶口不能向人或電燈。左手拿著口布將瓶塞包緊,右手握瓶身并以順時針方向旋轉,使木塞徐徐往上移動,(移動瓶身時應注意瓶內的氣壓把瓶塞壓迫突然往上沖出,要以左手按住瓶塞,避免發(fā)出突然的爆響),緩緩旋轉瓶身,瓶塞便會輕輕彈出。 3)取出的瓶塞要保留,以便讓客人嗅味,鑒別酒質和陳年時間,并可查看瓶塞上可能注明的生產(chǎn)年份、酒名等資料。 4)從酒桶中取出酒時要擦干瓶身再斟酒。 5)倒酒時沿杯壁倒入,倒?jié)M酒杯的1/2—2/3,以便觀察酒色和氣泡。(為免酒液溢出,可能要分兩次倒酒,)
品酒的方法我們分為三個步驟,分別是觀其色、聞其香、嘗其味。首先是觀其色:觀察酒體的顏色:將酒倒入杯中,觀察酒體,好的醬香酒,色澤微黃,沒有懸浮物和沉淀物,倒入杯中成流線狀,而且酒花均勻細膩,經(jīng)久不散,若對著日光或月光舉杯輕搖,則可以看到細細的酒絲沿杯而生,掛杯明顯。再來是聞其香:最簡單的方法是將這壇酒打開2分鐘,100㎡的屋子里都將充滿了酒香,而且這種任意門泥土埋藏酒是飄香的,是那種讓人愉快的香味,不似其他香型或低質酒的悶香或雜香。最后是嘗其味:最重要的是留意酒在口腔內的感覺,好的醬香型酒應該是酸甜苦辣五味俱全,但是五味卻很綜合,不單一凸顯。一杯酒下肚后,酒將從肚子里慢慢發(fā)熱擴散出來,不像其他香型的酒是從喉嚨開始辣的,這就是優(yōu)質茅臺酒的真實體驗。
白酒品評法 白酒品評的正確程序是先觀色,其次聞香,再嘗滋味,然后綜合色、香、味的特點判斷酒的風格,即酒的典型性。 對白酒的嗅聞方法是將酒杯舉起,置酒杯于鼻下二寸處,頭略低,輕嗅其氣味。最初不要搖杯,聞酒的香氣揮發(fā)情況;然后搖杯聞強的香氣。凡是香氣協(xié)調,有愉快感,主體香突出,無其它邪雜氣味,溢香性又好,一倒出就香氣四溢,芳香撲鼻的,說明酒中的香氣物質較多。屬于噴香性好,一入口,香氣就充滿口腔,大有沖噴之勢的,說明酒中含有低沸點的香氣物質較多;屬于留香性好,咽下后,口中應該仍留有余香,酒后作嗝時,還有一種令人舒適的特殊香氣噴出的,說明酒中的高沸點酯類較多。所謂的余香悠長,首先應鑒別酒的香型,檢查芳香氣味的濃郁程度,繼而將杯接近鼻孔,進一步聞,分析其芳香氣的細膩性,是否純正,是否有其它邪雜氣。在聞的時候,要先呼氣,后再對酒吸氣,不能對酒呼氣。一杯酒最多聞三次就應該有準確記錄。最好用右手端杯,左手煽風繼續(xù)聞。聞完一杯,稍微休息片刻,再聞另一杯。 為了鑒別酒中的特殊香氣,可采取以下三種方法 (1)用一小塊過濾紙,吸入適量酒液,放在鼻孔處細聞,然后將過濾紙旋轉半個小時左右,繼續(xù)聞其香,確定放香的時間和大小。 (2)在手心中滴入一定數(shù)量的酒,握緊手與鼻接近,從大拇指和食指間形成的空隙處,嗅聞它的香氣,以此驗證香氣是否正確。 (3)將少許酒置于手背上,借用體溫,使酒樣揮發(fā),嗅聞其香氣,判斷酒香的真?zhèn)巍⒘粝汩L短和好壞。 對酒的口嘗方法 將酒杯送到嘴邊,將酒含在口中,大約為4至10毫升,每次含入口中的酒數(shù)量,必須保持一致性。先從香味淡的開始嘗,由淡而濃,再由濃而淡,反復多次。將暴香味或異香味的酒留到最后嘗,防止味覺器官受干擾。將酒沾滿口腔,然后吐出或咽下。用舌頭抵住前頷,將酒氣隨呼吸從鼻孔排出,以檢查酒性是否刺鼻。在用舌頭品嘗酒的滋味時,要分析嘴里酒的各種味道變化情況,最初甜味,次后酸味和咸味,再后是苦味、澀味。舌面要在口腔中移動,以領略澀味程度。酒液進口應柔和爽口,帶甜、酸,無異味,飲后要有余香味,要注意余味時間有多長。酒留在口腔中的時間約10秒鐘。用茶水漱口。在初嘗以后則可適當加大入口量,以鑒定酒的回味長短、尾味是否干凈,是回甜還是后苦。并鑒定有無刺激喉嚨等不愉快的感覺。應根據(jù)兩次嘗味后形成的綜合印象來判斷優(yōu)劣,寫下評語。 對風格的評價 酒的風格,即酒的典型性。各類型酒都應該有自己獨特的風格。1979年第三屆全國評酒會將白酒劃分為醬香型、濃香型、清香型、小曲米香型和其他香型五種主要香型。典型性是品評必不可少的一個項目。對多種酒進行品評時,常常是將屬于不同類型的酒分別編組品評,以便比較。判斷某一種酒是否具有應有典型風格并準確給分,首先必須掌握本類酒的特點和要求,并對所評酒的色、香、味有一個綜合的確切的認識,通過思考,對比和判斷,才能確定。 為了對各個酒的優(yōu)劣、名次作出公正的評價,除了寫出評語之外,常常采用評分法。目前我國白酒評分制有100分制、40分制和20分制。 2、黃酒品評法 黃酒品評時基本上也分色、香、味、體(即風格)四個方面。 色 通過視覺對酒色進行評價,黃酒的顏色占10%的影響程度。好的黃酒必須是色正(橙黃、橙紅、黃褐、紅褐),透明清亮有光澤。黃酒的色度是由于各種原因增加的: (1)黃酒中混入鐵離子則色澤加深。 (2)黃酒經(jīng)日光照射而著色,是酒中所含的酷氨酸或色氨酸受光能作用而被氧化,呈赤褐色色素反應。 (3)黃酒中氨基酸與糖作用生成氨基糖,而使色度增加,并且此反應的速度與溫度、時間成正比。 (4)外加著色劑,如在酒中加入紅曲、焦糖色等而使酒的色度增加。 香 黃酒的香在品評中一般占25%的影響程度。好的黃酒,有一股強烈而優(yōu)美的特殊芳香。構成黃酒香氣的主要成分有醛類、酮類、氨基酸類、酯類、高級醇類等。 味 黃酒的味在品評中占有50%的比重。黃酒的基本口味有甜、酸、辛、苦、澀等。黃酒應在優(yōu)美香氣的前提下,具有糖、酒、酸調和的基本口味。如果突出了某種口味,就會使酒出現(xiàn)過甜、過酸或有苦辣等感覺,影響酒的質量。一般好的黃酒必須是香味幽郁,質純可口,尤其是糖的甘甜,酒的醇香,酸的鮮美,曲的苦辛配合和諧,余味綿長。 體 體,即風格,是指黃酒組成的整體,它全面反映酒中所含基本物質(乙醇、水、糖)和香味物質(醇、酸、酯、醛等)。由于黃酒生產(chǎn)過程中,原料、曲和工藝條件等不同,酒中組成物質的種類和含量也隨著不同,因而可形成黃酒的各種不同特點的酒體。在評酒中黃酒的酒體占15%的影響程度。 感觀鑒定時,由于黃酒的組成物質必然通過色、香、味三方面反映出來,所以必須通過觀察酒色、聞酒香、嘗酒味之后,才綜合三個方面的印象,加以抽象的判斷其酒體。現(xiàn)行黃酒品評一般采用100分制。 3、葡萄酒、果酒品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