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菲在中國走上神壇波爾多五大灑莊的酒品并無優(yōu)劣之分,但為什么中國人只認拉菲?主要是拉菲最早引入中國,有先入之勢。后來,葉福章得到幾百箱清倉甩賣的82年拉菲,這可都是一級酒莊生產的拉菲啊,這事在香港引起了轟動,82年拉菲馬上成為身份和財富的象征。
為什么只有82年的拉菲有名?
上世紀90年代的一些港片中,男豬角想俘獲女神的心,最簡直粗暴的方法是帶她到一間高級餐廳:開瓶82年拉菲!享受著女神驚訝的眼神,后仰45度囑咐侍者:拉菲最少醒兩個小時。是不是很暗爽?82年拉菲又是怎么得名的呢?在1982年之前,整個波多爾地區(qū)還沒有走出“假酒案”的陰霾:當時的大經銷商Cruse酒業(yè)以次充好賣出了300多萬瓶假酒。
事情曝光后,波多爾酒莊名聲掃地,一級波多爾紅酒都淪落到雜貨店的促銷貨架上。但兩件事的出現給了波爾多紅酒翻身的機會。第一,1982年的波爾多地區(qū)迎來了一個日照長,氣溫高,雨水少的夏天,從釀造條件而言,這一年波爾多地區(qū)紅酒的品質是其他區(qū)無法比擬的。第二,當時有一個叫羅伯特·帕克的職業(yè)評酒師聲稱82年是波爾多紅酒的“世紀之年”。
他還以一個投資分析師的口吻提醒大家:盡你能所賣下82年波爾多紅酒,接下來就等著它漲價吧!隨后,羅伯特·帕克的觀點得到消費者的熱捧,他們瘋狂買入82年波爾多酒莊的期貨,使82年波多爾紅酒的價格一路飆升,包括82年拉菲。拉菲在中國走上神壇波爾多五大灑莊的酒品并無優(yōu)劣之分,但為什么中國人只認拉菲?主要是拉菲最早引入中國,有先入之勢。
而最早將拉菲引入中國市場的,是被稱為“亞洲紅酒教父”的香港酒商葉福章。1979年,葉福章的半島酒店集團接管了北京建國大飯店,葉福章也成為第一個將紅酒引入內地的商人。后來,葉福章得到幾百箱清倉甩賣的82年拉菲,這可都是一級酒莊生產的拉菲啊,這事在香港引起了轟動,82年拉菲馬上成為身份和財富的象征。當時繁榮的香港電影業(yè)不失時機地將82年拉菲植于影視作品中,從賭神周潤發(fā)到賣豬肉的周星馳,都喝起了拉菲。
另一方面,當時的中國大陸正在搞第九個五年計劃,全國大部分地區(qū)都處在溫飽水平,官員們消費茅臺等高檔白酒顯得格格不入——白酒要消耗大量的糧食。高檔葡萄酒就成為當時的官方用酒,名聲在外的拉菲也成為高級宴會的標配。對那些先富起的人而言,喝拉菲就是喝身份,你越貴,我越買。當時已經開始打入中國的其他四個波爾多酒莊估計到現在還沒想明白一件事:你的口感再好,只要價格沒有拉菲高,就競爭不過拉菲。
97年香港回歸后,享受地利的廣東商人開始從香港免稅店將拉菲一批批的運往內地的酒桌上。2004年內地降低進口葡萄酒關稅后,更是加大了這一態(tài)勢。最后,連羅斯柴爾德集團也感受到中國市場對拉菲驚人的消費能力,開始在中國開展宣傳,加深自己在中國消費者心中不可替代的形象。2010年左右,拉菲在中國的價格達到了頂峰,當年的一次拍賣會上,中國買家以150多萬元拍下3瓶1869年的拉菲。
我有幾瓶2012年的紅酒,保質期是3年,請問現在還能不能喝?
根據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委的規(guī)定,從2006年10月1號開始,10度以上的飲用酒可以不用標注保質期,這幾乎涵蓋了所有的酒類(不包括啤酒)。產品的保質期是指產品的最佳食用期。產品的保質期由生產者提供,標注在限時使用的產品上。在保質期內,產品的生產企業(yè)對該產品質量符合有關標準或明示擔保的質量條件負責,銷售者可以放心銷售這些產品,消費者可以安全使用。
保質期不是識別食物等產品是否變質的唯一標準,可能由于存放方式,環(huán)境等變化物質的過早變質。首先,你要查看你這瓶酒的酒精度數是多少?低于10度,肯定不能再飲用了。如果高于10度,可以打開看看再判斷是否能飲用。我家的紅酒酒精度數是14度,保質期是10年。你的紅酒保質期三年說明三年內飲用口味更佳,如果度數高一點,酒質未必變壞不能飲用,但是口味肯定會發(fā)生變化,沒有原來口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