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是用什么做的

  一直以來酒都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飲品。適用于每一種場合。經(jīng)常喝白酒的朋友們知道白酒是用什么做的嗎?有的朋友肯定知道,白酒一般來說都是用糧食做的,但是具體要用到哪些糧食,大家都清楚的知道嗎?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一下,白酒是用什么做的?白酒的作用有哪些?

  白酒是用什么做的
  古法釀酒到了元朝才出現(xiàn)了蒸餾酒,但釀酒工藝還是在純糧之中加入大曲、小曲或麩曲,然后在窖室中進行發(fā)酵,到了一定程度后糧食中的糖分會轉化成乙醇,酒漿初成后再進行過濾,入酒甑蒸餾。酒甑在古代又叫天鍋,形狀像個大蒸籠。在鍋中燒水,將加了曲精之后的酒糟放入到蒸鍋里,用鍋爐往蒸鍋里壓住蒸汽。乙醇的沸點是78.3度,而水的沸點是100度,所以在用蒸汽加熱的過程中,水還沒有沸騰,乙醇就已經(jīng)先沸騰了,這樣就可以將酒從酒糟里蒸餾出來。乙醇蒸汽會順著鍋蓋上面的管子上行,經(jīng)過冷凝后就得到了蒸餾酒。這就是傳統(tǒng)白酒的釀造工藝和原理。這種酒的第一個特征是——用糧食發(fā)酵。因為糧食是固體的,而且釀酒的糧食都要整顆圓滿無缺,所以這種釀造工藝被稱為固態(tài)法,全稱是“純糧固態(tài)發(fā)酵法”。這種酒的第二個特征是一定要加曲。什么叫曲?曲就是——糖化發(fā)酵劑。糧食里的淀粉和糖必須要經(jīng)過發(fā)酵才能轉化為乙醇,而發(fā)酵需要有一個媒介來促進糧食的糖化,這個媒介就叫糖化發(fā)酵劑,也就是曲。曲和老百姓家里蒸饅頭用的酵母是一類東西。有一種說法叫“糧為酒本、曲為酒骨”,充分說明了“曲”的重要性。

  研究一種新的釀酒方法——不用高粱、大米之類的糧食,不用制曲,僅用廉價的芋頭、薯桿、紅薯、高粱稈、秸稈、甘蔗制糖后的廢料等含糖的原材料來釀酒,或者更進一步,用這些原材料做出食用酒精,然后加水制成酒。Content u equals 198483308738486901...
  白酒的作用
  1、預防心血管?。?br>  少量飲用白酒,能夠增加人體血液內的高密度脂蛋白,而高密度脂蛋白又能將可導致心血管病的低密度脂蛋白等,從血管和冠狀動脈中轉移,從而便可有效的減少冠狀動脈內膽固醇沉積,預防心血管病的作用。

  2、消除疲勞和緊張:
  適度的飲用白酒,白酒通過血管傳遞到胃里然后刺激大腦和中樞神經(jīng),人體就會自動的調節(jié)各個系統(tǒng)的機能。各器官平衡分配血液、循環(huán)暢通,就能起到消除疲勞,松弛神經(jīng)的作用。但不要過量飲用,那會使我們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從興奮到高度抑制,嚴重時還會破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正常功能。

  3、開胃消食:
  逢年過節(jié)時,親朋好友相聚總要喝起白酒來。除去為了慶祝表達喜悅之情外,白酒確實能夠促進消化的作用。在進餐的同時,飲用少量的白酒,能夠增進食欲,促進食物的消化,當然過多飲用會導致腸胃不適。除此之外,白酒也是很好的烹飪調味品,有很好的去腥、除膩、消苦、減酸、增香等效果。

  4、驅除寒冷:
  在我國古代,寒冷的冬天里,文人墨客總是相聚在一起,飲酒作詞,激動時甚至脫去衣衫。這是因為白酒含有大量的熱量,飲入人體后,這些熱量會迅速被人體吸收。即使是嚴寒也可以被輕松的抵擋在外。白酒也能用于泡足,不僅能疏通人體經(jīng)絡,驅寒保暖,還能消菌殺毒,減少腳酸腳麻風濕等毛病以及預防關節(jié)炎。

  5、舒筋活血:
  中醫(yī)認為,白酒具有舒筋通絡、活血化淤的功效。這一功效早已在我國民間得到了普遍的應用。跌打損傷后,人們常習慣用白酒來按摩患處,能舒筋活血,消除疼痛。對于某些由于寒、濕所導致的關節(jié)疼痛患者,可以用白酒對關節(jié)進行揉搓,療效甚佳。

  注意事項:大家都想不到吧,平時經(jīng)常喝的白酒釀造的方法卻是這么的復雜,雖然說白酒有非常好的作用,但是大家也不能多喝,過量的飲用會對身體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