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酒友都會認為,色澤明顯發(fā)黃的醬香酒,肯定是老醬香酒。那么果真如此嗎?為什么醬香酒會發(fā)黃呢?要想了解這些內容,還是看看小編的這篇文章吧。
??
好的醬香酒應該是什么顏色?
我們要了解醬香酒的正常顏色,先從國家標準規(guī)定的醬香型的感官標準說起。醬香型(代表品牌:茅臺、金沙回沙酒):無色或微黃、清亮透明、無懸浮物、無沉淀。醬香型國家標準標注了“無色或微黃”的感官指標。并沒有看到有寫著“發(fā)黃”或“較黃”。
醬香酒為什么會發(fā)黃?
無色(微黃)透明是我們對優(yōu)質醬香酒的其本要求。查詢歷史不難得知,歷朝歷代的古圣先賢釀造的酒都跟酸酯分離的裸體酒很有相似之處,“它們的酒液都是渾濁的”。所以,我國幾千年的歷史上的文人騷客經常把酒稱做為——濁酒。古時的釀酒技術差,酒里有酒糟,因此又叫濁酒,當時的人們常以酒的清與渾作為區(qū)別酒的質量好壞的標準,清酒質量好,渾酒質量差。
醬香型白酒,顏色偏黃,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生產所用原輔料皮殼中含有單寧、色素物質,導致酒在發(fā)酵生產過程中產生帶色物質(如焦糖色素)。在蒸餾時這些有色成分被帶到酒中,使酒帶有微黃色。
二、酒在貯存過程中,溶解在酒中的酚類物質由于氧化,也能使酒帶上極微的色澤。
三、白酒生產用水含有鐵等陽離子,生產設備室碳鋼制造,或是碳鋼內壁涂層破裂。鐵、猛等溶解進入酒中,生成金屬離子,使酒變黃。
簡而言之,就是原料、工藝、儲存過程中的一些特定元素,會使酒生而帶有一定色澤。有些發(fā)黃,不僅不是正常現象,反而是需要得到技術處理的(如上述第三點提到的情況)。
??
如何判斷新酒和醬香老酒?
一、醬香白酒的感官:一般新酒和雜酒酒體白色透明,而陳酒是帶微黃色,越陳的醬香型白酒微黃色越濃且清晰。(自然的黃色才是好,有的不法
商家通過加上色素讓酒的黃色看起來很艷,這些是不好的,對人體不健康。)
二、聞香:新酒和雜酒刺鼻、有異味,陳年酒聞香溫和、不刺鼻,老味飄香、幽雅細膩。
三、嘗味:新酒和雜酒刺舌尖,再品一點滿口散,陳年酒是成“團”進口進喉,越陳越不散。
四、感受:當你一口喝到胃,胃的反應有燃燒感即是新雜酒,陳年酒是不會有刺激感的,而是胃慢慢有熱感漸漸傳遍至全身有溫暖的感覺。
五、空杯留香:當杯中酒喝干,新雜酒在杯子里的留香很快消失,而陳年酒越陳在杯子里停留時間越長,陳年酒空杯留香時間長達兩三天。
六、體驗:新雜酒多指剛生產出來的醬香新酒,沒有經過三到五年以上的貯藏,一些易揮發(fā)的物質還保留著,多喝會產生口干,想大量喝水。陳年酒則是經過五年以上的貯藏,容易揮發(fā)的物質已經揮發(fā)看很大一部分,所以酒體中保存的易揮發(fā)物質少。自然對人體的刺激少,有得于健康,“不上頭、不口干,醉后恢復快”。
通過本文大家可以知道,好酒也許會隨著時間的累積而漸漸變黃、產生陳味。但變黃,只是一種理化現象,不是評判好酒的絕對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