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鱉,黃沙鱉是什么以及成長條件體型等等

1,黃沙鱉是什么以及成長條件體型等等

外觀形態(tài)近似圓形,背部隨脊椎隆起,表皮外觀呈橄欖綠色或土黃色,分布有清晰可見的黑色斑紋,沿脊椎兩側(cè)對稱分布有相同數(shù)量彎曲排列的皺褶線,裙邊寬厚且邊緣呈金黃色,腹面呈橘紅色上有清晰對稱排列的黑色斑塊,數(shù)量一般為7對~8對。(2)幼鱉(體重51g~150g)。外觀形態(tài)近似圓形,隨個體的生長,背部逐漸趨向扁平,體表外觀顏色逐漸轉(zhuǎn)呈淺黃色,分布的黑色斑塊變大變淺,腹部顏色逐漸變?yōu)闇\黃色,原有的黑色斑塊也隨個體的生長消退為暗紋狀黑灰色斑塊,裙邊寬厚,邊緣呈金黃色。(3)成鱉(體重150g以上)。外觀體型鈍圓扁平,背部呈淺土黃色,背甲上清晰可見脊椎骨和肋骨的結(jié)構(gòu)排列形狀花紋,脊椎兩側(cè)間斷或不間斷縱向彎曲排列的表皮皺褶線非常明顯,裙邊寬厚較硬,鱉體后部的裙邊邊緣呈金黃色,尾裙上分布眾多疣粒,手摸有沙粒感,背甲前端邊緣表皮分布的疣粒較稀少。腹部呈紅黃色,胸腹表面清晰可見密布的毛細血管。隨著個體的生長,腹部的暗紋狀黑灰色斑逐漸隱退,體重達500g以后,只在腹甲上留有2對暗紋狀的灰黑色斑塊,其它斑塊全部消失。二、可數(shù)性狀 (1)鱉體背部脊椎兩側(cè)縱向排列的間斷或不間斷的皺褶線數(shù)8條~9條,多數(shù)為9條。(2)稚鱉和幼鱉腹部斑紋數(shù):7對~8對,多數(shù)為7對;成鱉腹部暗黑灰色斑塊數(shù):2對。(3)成鱉背甲外觀上清晰可數(shù)的脊椎骨和肋骨花紋數(shù):脊椎骨8個,肋骨8對。三、含肉率(包括結(jié)締組織的裙邊) 體重1000g~1500g、生長良好的個體,含肉率為50%~55%。四、分布范圍 黃沙鱉主要分布在廣西左江、右江、邕江、郁江、西江流域的崇左、龍州、百色、田陽、田東、平果、邕寧、賓陽、橫縣、桂平、平南、藤縣、蒼梧等縣市。五、生長特性 體重150g以下,生長緩慢;體重達150g以上,生長速度明顯加快;體重400g以上,進入生長高峰規(guī)體重達1500g后,又進入生長緩慢期。六、繁殖特性 3齡鱉達性成熟,受精卵重3g~8g,一般受精率為80%~90%。七、市場狀況 黃沙鱉有一定的食用價值、藥用價值,價格一般不高。缺點是繁殖速度大快,喂養(yǎng)成本比較高。
搜一下:黃沙鱉是什么,以及成長條件,體型等等

黃沙鱉是什么以及成長條件體型等等

2,北方黃河沿岸的野生鱉怎么釣呢

鱉常年生活在水的底層,喜歡清潔的水域,屬冷血動物。當氣溫升高,它的活動量減小。常在泥沙底、泥底等處棲息,不愛污泥骯臟和工業(yè)污染的水域。一年四季的活動規(guī)律是:“舂上發(fā)水爬上灘,夏日炎炎潛柳蔭,秋天來臨入水底,冬季寒冷鉆深潭?!毕那飪杉?,是鱉在一年中最活躍的季節(jié),為了育肥和越冬,直到9月,鱉還在大量攝食,兩個季節(jié)之中,又以七八兩月為最,也是垂釣的最佳時機,特別是在天氣悶熱,雨過天晴之時垂釣效果更好。 垂釣鱉首先要了解水情、鱉情、有無鱉蹤。方法:一是看岸邊,尋找鱉的蹤跡,可從水面向岸邊仔細觀察有無鱉上岸覓食,產(chǎn)卵爬行的足跡。每年舂未夏初鱉到土壤松軟多沙質(zhì)的岸邊打洞產(chǎn)卵,這是會留下雙排爬行的足跡。二是看水面。鱉屬于爬行動物類,用肺呼吸空氣,一般間隔時間為20分一次。氣溫越高,浮出水面的次數(shù)越多,有時會浮在水面上一動不動。如果看到水面上冒出成群細密的水泡,這是鱉在水下爬行拱動的情況,可以判斷出它的大小和在水下爬行的路線。如果看上述種種跡象。說明此處水域 有鱉可釣。 一、一般釣法: 1、誘餌:發(fā)現(xiàn)水域有鱉蹤,可準備一些雞、鴨、鵝等內(nèi)臟,用細紗布或窗紗包住下窩;或用豬血、雞、鴨、鵝等動物的新鮮血液拌煤餅灰攥成團打窩。誘引鱉進窩,鱉一旦進窩決不肯輕易離去。 2、釣具:釣鱉無需專用設備,普通手竿均可使用,但以硬調(diào)竿為佳。釣線應適當粗些,若是專門釣鱉,可選用0.3---0.5毫米直徑的粗尼龍線(腦線最好用尼龍絲線,否則很容易咬斷一編者注),長柄中號鉤,普通抄網(wǎng)。 3、釣餌:鱉以食動物性餌料為主,喜食豬肝、狗肝、蚯蚓、蝦、注、小魚、青蟲等。垂釣前應優(yōu)選動物肝、大蝦為餌。為了提高上鉤率,垂釣前應對釣餌進行技術(shù)處理,大蝦去殼,肝切成1—1.5厘米的長方塊。把切好的肝塊平攤在通風處放涼,使其表面結(jié)膜,再把涼好的肝和剝殼的蝦與“魔力”牌醉鱉寶浸拌均勻,裝進塑料袋,雙層包裝,分層扎緊袋口,悶一小時以上備用。 4、垂釣:將經(jīng)過技術(shù)處理好的釣餌取塊裝鉤。膽小,易受驚,垂釣時一定要保持絕對的安靜,不可大聲說話,不要在岸邊走來走去,否則鱉會受驚棄餌而去。鱉進窩后聞到誘餌味,吃不到,急不可待,一旦見到更好、更香、更具誘惑力的釣餌會張口吞餌。但提竿不可過早,要耐心地等待一會兒,鱉吞餌一般總是非常小心謹慎,常是先嗅,后拱,再輕咬,感到安全時才咬鉤吞餌。吞餌前的一系列小動作,反應到浮漂上就像小雜魚鬧食,這時不要急于提竿,待浮漂出現(xiàn)大動作,完全“黑漂”或移漂,海竿慢慢低頭,再提竿,包你十拿九穩(wěn),竿竿不空。 鱉中鉤后,好像魚鉤掛底,實是四爪抓地,只要單手手緊握手(海)竿,輕輕繃緊漁線,用手指輕彈魚線,鱉就會脫離河底,失去抵抗力,只能隨著釣線在水中劃圈,或被迫拖漂水面,再用抄網(wǎng)將其抄上岸,至遠離岸邊的安全地方摘鉤,以防逃脫。 二、插竿釣:準備竹二三十根,每根長1—1。5米,拴多股尼龍線一根,線的另一端綁長柄鉤一枚。釣餌與上述相同,夜晚插在鱉棲息出沒水域的岸邊水里,每隔10米左右插一副鉤,兩三個小時巡回查看一次,把上鉤之魚取下,換餌再釣,此種方法同時還能釣獲黑魚、黃鱔、黃顙等魚。 參考資料:http://www.chinafishtv.com/article_view.asp?id=268
甲魚在水溫15度以上開始攝食,食量夜間高于白天,以小動物類為主.如螺螄,蝦類.河蚌,蚯蚓等,植物性餌料也食,如西瓜皮、黃瓜、黃豆、小麥等,.水溫降至10度以下,就在水底冬眠.   釣鱉首先要了解水情、鱉情,要了解這個水域有沒有鱉,方法有三: 一. 在岸邊觀察尋找有無鱉爬行留下的足跡. 二 .仔細觀察有無鱉頭露出水面,鱉用肺呼吸,需經(jīng)常把小腦袋露出水面換氣,一般20——30分鐘一次,氣溫越高.浮出水面的次數(shù)越多,有時頭露出水面一動不動. 三. .看水面有無冒出成群細密的氣泡,如果這些氣泡按一定的規(guī)律移動,說明鱉在水下正在爬行.從冒出細密氣泡的多少和運動方向.可判斷出鱉的大小和它行動的路線。只要在這個水域發(fā)現(xiàn)有上述任何一種跡象,就說明這個水域有鱉可釣.   釣鱉的溫度及季節(jié):鱉是變溫動物.對攝食的溫度要求較高,最低溫度要在15度以上,而溫度在40度或再高一點,鱉仍然是很活躍的.釣鱉的黃金時段,在河南以麥收前后為最佳.當然在不同地區(qū)最佳垂釣時段會有不同.在釣鱉的整個黃金時段里,陰雨天氣鱉的上鉤率高于晴天,睛天夜里的上鉤率高于白天.   若按季節(jié)劃分,夏季和初秋是釣鱉的好季節(jié),6__8月份為黃金時段。   一. 釣點的選擇:一般說來,泥沙底的水域是鱉喜歡棲息的地方.,水底水草叢發(fā)或亂石成堆的水域,都不便于它的活動、捕食和藏身.因此,應選擇泥沙底水域做釣點。垂釣者在一個新釣場能否釣到鱉,除向別人詢問和請教外,更要靠自己的摸索和觀察.一定要學會觀察、掌握鱉的活動規(guī)律.找到鱉經(jīng)常出沒的地方作釣點.   二. 一般釣法   (一) 手竿釣法:   這種釣法與一般用手竿底釣鯽.鯉等魚的性質(zhì)相同.只是要求釣鱉的竿體要硬,釣線使用0.3~0.5mm直徑的粗尼龍絲線.腦線最好用多股軟線或金屬細線,以防被鱉咬斷,漂可用大些的,釣鉤可用單鉤或雙鉤,以中號長柄鉤為好.釣餌可用蚯蚓,新鮮的蝦肉,豬肝、狗肝和小昆蟲.其中以豬肝為首選,鱉特別愛吃,鱉吃食比較小心謹慎,鼻嗅,爪碰或用嘴試探.擺弄食餌,不輕易張嘴吞食.這時的漂訊是輕輕上下顫動.釣者切勿急于提竿,一定要耐心等待.鱉的食欲一起,會立即將餌食吞下,將漂拉沒水中,一沉不浮,這時提竿十拿九準.   (二) 拋竿釣:   用單鉤,雙鉤或串鉤裝餌,釣水體下層,餌鉤投出后,將釣線繃緊,鱉吃食,竿頭的反應不大,常常是竿頭緩緩下彎,再慢慢還原,當竿頭連續(xù)出現(xiàn)這種情況時,用力提竿即可釣獲,萬無一失.   (三) 插樁釣法:   插樁釣法適用于夜釣,鱉膽小怕光又喜靜,所以夜深人靜是鱉覓食的大好時機,此時垂釣上鉤率高于白天.   取20~30根1米左右長的小竹竿,作為釣竿,在其頂端拴一條長5~8米的釣線,每條釣線上綁1~3個釣鉤,掛上釣餌.釣線的端部裝一個大小適中的鉛墜,以便將釣線拋出,釣線無須拉緊.這樣可保證餌鉤全部落底.拋出餌鉤的遠近視釣線的長短而定.   選擇鱉活動頻繁的水域,沿岸每隔8米左右插一根竹竿.將竿插入岸邊,固定好后,將餌鉤拋入水中,一般是傍晚下鉤,次日清晨起鉤.在鱉活躍的季節(jié),這種釣法很見成效.   有趣的是有的大鱉上鉤后,不是拼命向深水跑,而是爬上岸來狠命掙扎,至將釣竿拉起,帶著釣竿逃跑.如果發(fā)現(xiàn)的早,還可跟蹤追擊,在岸上將其捕獲.   (四) 直鉤釣法:   用直鉤(釣針)垂釣鱉,往往會收到良好效果   直鉤釣法釣具十分簡單,只需準備10~20個纏線板或較硬的金屬飲料罐,同等數(shù)量的一尺來長的硬竹樁或木橛子和用直徑0.8~1.0mm的鋼絲制作的直鉤就可以了.直鉤可以自制:將鋼絲截成2~2.5cm長的段.在游石上將兩頭磨出鋒利的尖.再在針的正中間磨出一道圓槽(不可太深,以免影響針的強度).釣線就拴在此槽內(nèi),保證釣線不滑動即可.   垂釣時以鮮豬肝為餌.將豬肝切成一寸長,寬為3mm的小四棱柱形,要以能包住釣針為準.裝餌時,將針的一端從肝的中點橫著刺入一半,再將針扳轉(zhuǎn)90度,沿肝條中軸線將針連線推入,直至針的另一端針尖到達肝條中點.倒過來用同樣的方法將針的另一半也沿肝條中軸線刺入.并使針的中點和肝條的中點重合.即可下釣. 為拋投釣餌方便起見.距釣鉤10~15cm處可加個小墜.拋入釣點后.將釣線牢固的拴在插在岸邊的硬竹尖樁上或木橛子上.拋投釣餌可遠近搭配.樁子也可疏可密,根據(jù)情況而定.   當釣線突然繃緊或松馳時,應及時拽線.這時,被鱉順著吃下的釣針,就會橫著卡在鱉嘴或食道里,很難逃脫.   (五) 幾種常用餌料的掛鉤法:   1.豬肝:是垂釣鱉的最理想的釣餌.它的氣味對鱉的誘惑力極大.由于用的釣鉤不同,裝餌的方法可分兩種:一種是一般釣鉤的裝餌法,別一種是直鉤裝餌法(直鉤釣法中已介紹,不再贅述).不論那種餌鉤裝餌法,應注意的是:切成肝條或肝丁的釣餌.均應先置于陽光下曬一曬或風干一下.使釣餌表面形成一層硬膜,裝釣時要讓鉤尖微露.   2.蚯蚓可以整條裝鉤,鉤尖從頭部刺入,一直捋到釣線上,鉤尖可外露,也可不外露.   3.昆蟲裝鉤法:用昆蟲作餌,鉤尖從頂部刺入,一直穿到尾端.如果鉤大,昆蟲個子小,則可用數(shù)只裝鉤.用蜻蜓裝鉤時,須先將翅膀和部分尾巴剪掉.再將鉤尖從尾部刺入,從胸部露出,也可從胸部刺入,鉤尖埋于尾體內(nèi).用小魚作餌,可取小魚頭或截下中段裝鉤.螳螂,蚱蜢等昆蟲個體較大,作餌時仍以整個裝鉤為好. 4.小動物內(nèi)臟作餌,如雞、鴨腸,可采用兩種方法.一是用生雞、鴨腸裝鉤:將腸內(nèi)的糞便洗凈,截成7~8cm的段,將其一端橫穿在鉤上,余下部分在鉤條上纏繞三四圈后,再將另一端刺在鉤尖上固定即可,另一種方法是:先將腸子在開水中汆一下,使其變硬,再切成小條裝鉤.   三. 注意事項   (一) 鱉被釣住后,常常會死死的抓住水底與釣者對峙,這時應將釣線繃緊,切不可生拉硬拽,它堅持不久,就會松開,這時可立即收線,一口氣將它提到岸上.如果鱉大或掛得不是很牢,可用抄網(wǎng)撈上來.   (二) 鱉被提上岸,頭會縮進殼內(nèi),怎樣摘鉤?一般方法,用手提著釣線將鱉提離地面,稍停它會慢慢的將頭伸出,可順勢迅速把它平放于地,用腳踩住,一手握著脖子,另一手摘鉤.如果吞鉤過深,可使用摘鉤器摘鉤.   (三) 摘鉤后不能將鱉裝入魚護,以免它將魚護弄破逃跑,應將它放入布袋中,將袋口扎緊.也可以在鱉的裙邊上扎孔,用繩子將鱉拴住.   (四) 因鱉膽小,吃食謹慎,垂釣時不要有聲響或離岸過近,最好能隱藏起來.否則將會影響漁獲。

北方黃河沿岸的野生鱉怎么釣呢

推薦閱讀

蘭州黃河破主業(yè)怎么了(蘭州黃河楊世江)
熱文